您现在的位置:

鸡的做法大全 >> 正文 >

回锅肉盖浇饭-我爱菜谱网

农业是消耗水资源较大的行业,而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是落实“节水优先”、“量水发展”战略、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必然选择。

历届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节水工作,坚持“向观念要水、向机制要水、向科技要水”的理念,加大节水工程建设力度,合理利用再生水、雨洪水等非传统水资源,建立农民用水协会和管水员队伍,完善农业节水技术服务体系,北京的农业用水总量逐年下降、效率不断提高。

北京市水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北京市农业用水比2001年17.4亿立方米下降了9.22亿立方米,下降了53%。

13年间,北京的农业用水下降了一半多,这是如何实现的?

“向观念要水、向机制要水、向科技要水,是我们的主要做法。”北京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向观念要水,就是把过去不用或用得少的再生水、雨洪水用到农业灌溉中。这位负责人介绍,北京在农业灌溉中积极推进污水资源化。通过东南郊水网工程和再生水灌区建设,充分利用污水处理厂的再生水资源。同时,建成1000处农村雨洪利用工程,蓄水能力达到2800万立方米,实现了雨洪水的高效利用。

向机制要水,则是推动多部门联动和节水技术融合。北京市水务与发改、农委、国土等部门联动,共同编制《北京市农业基础建设及综合开发规划》一期(2009-2012年)和二期(2013-2017年)等一系列规划,以规划为统筹,明确各部门责任,统一建设标准、合力推进农业节水工作。

向科技要水,就是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开展中外技术交流合作,引进、推广以色列等国外先进灌溉设备和技术;通过北京市灌溉试验中心站,系统深入地开展各项节水关键技术研究。通过80个旱情监测点建设,实现土壤墒情信息定期发布,指导农业灌溉;通过遥感ET监测应用系统,实现农业耗水逐年监测。从2000年至今,北京市因地制宜地先后建设了30个高标准节水增效示范区和3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以科技示范带动北京农业节水整体水平。围绕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大力发展微灌技术,集中连片设施农业基本实现了微灌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到2006年底,全市成立了3927个村级农民用水协会,聘用了10800名管水员,建立了市水务局—区县水务局—基层水务站—农民用水协会及管水员队伍的四级水务管理体制。各区县依托管水员队伍,建立了管水员抄表、水务站统计、逐级审核上报的农业用水“月统月报”管理制度。

尽管如此,北京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也坦言,当前北京市农业节水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位负责人表示,当前北京农业节水的改革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农业用水要由以需定供向以供定需转变。按照“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原则,确定农业发展空间布局、产业结构和灌溉规模。落实“地下水管起来、雨洪水蓄起来、再生水用起来”的要求,把用水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作为农业生产的刚性约束,科学配置农业用水,并严格管理。

同时,农业高效节水要由注重单一工程节水向统筹设施、农艺、科技、机制等措施的综合节水转变。

要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原则,通过部门联动、政策集成,统筹推进设施节水、农艺节水、科技节水、机制节水等措施,健全完善建设和运行管护机制,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实施,强化管理,促进综合节水,不断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产出效益。

此外,农业高效节水要由重建轻管向建管并重转变,按照先建机制、后建工程的原则,优先选择在完成土地流转、实施规模经营、种植结构相对稳定的万亩级、千亩级、百亩级的农业生产区配套建设和完善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并建立良性运行管护机制。

为此,北京市制定了农业高效节水的目标。按照国际一流的标准,扎实推进农业高效节水工作,力争到2020年实现农业用新水量由7.3亿立方米降到5.0亿立方米左右;农业农村用水全计量全收费;全市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和水源保护区退出小麦等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59万亩;全市新增改善节水灌溉面积200万亩;农业高效节水设施良性运行管护机制基本建立;农业用水技术服务与监管体系进一步健全。

从7.3亿立方米到5亿立方米,在不到6年的时间里,要减少2.3亿立方米的用水量,下降的幅度超过3成,这可不是一个容易完成的目标。

为此,在北京市水务局专门制定的“北京市农业高效节水实施方案”中,列出了多项节水措施。

全市粮田面积将由现状170万亩调减到80万亩。退出粮田种植面积90万亩,鲜果果园则保持在100万亩左右。

农田综合节水方面,将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结合地下水压采与水源保护,围绕精品果园、设施农业、籽种农业,发展高效节水灌溉。

农村生活节水方面,在农村地区建立人均用水总量控制、计量收费、超计划用水加价的制度,因地制宜地对农村供水设施进行改造,逐步实现城乡供水的统筹管理与服务。

畜牧水产节水上,则对保留的规模养殖场和水产养殖基地实施用水总量控制、计量收费、超计划用水加价的制度,因地制宜地改造节水设施,实现畜牧水产节水设施全覆盖。

北京市水务局的专家测算表示,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可实现节水1.35亿立方米;通过配套高效节水设施,可以实现节水0.95亿立方米。这样,农业用新水从7.3亿立方米降低到5.0亿立方米。是可以实现的。全市平均灌溉水利用系数也将达到0.75以上。

农业用水减少了,开采地下水必然也就少了。测算显示,到2020年,农业用水将实现年减少地下水开采2.3亿立方米,这将有效促进地下水资源的涵养。

此外,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推动农田、果园的排水沟渠与中小河道互联互通、沟通水系,构建小微地形、小微水系、小微湿地、小微绿地,集蓄雨洪、改善水质,实现“地下水管起来、雨洪水蓄起来、再生水用起来”的目标。

宏观的措施也需要细化的办法,如何把节水落实到每家每户、田间地头,北京则将建立农业高效节水新模式,简单来说,就是“细定地、严管井、上设施、增农艺、统收费、节有奖”。

“细定地”,就是按照以水定地的原则,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农业灌溉区域严格控制菜田70万亩、果树100万亩、大田80万亩,农业生产空间布局落实到乡镇、村庄、地块。

同时,严格用水标准:大田和露地菜200立方米/亩,设施作物500立方米/亩,鲜果果园100立方米/亩,成林后林地年蒸腾蒸发量不超过400毫米。

严重超采区内严禁新发展设施农业、菜田,逐步退出小麦种植。

重点支持已实施土地流转、已实现规模经营和地块面积超过100亩的农田、果园开展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

以林地草地为重点,推广“清水零消耗”技术,优先利用雨洪水,充分利用再生水,严格控制开采地下水。

严管井,则将对现有农用机井,逐井发放取水许可证,明确机井用途和取水总量。严禁新打农业灌溉用井,不得增加农业灌溉机井数量。在地下水严重超采区不允许更新机井。严格实行“一井、一表、一证、一号、一数”管理,建立农业用水监控平台。

地下水严重超采区现有的23万亩蔬菜生产,原则上不更新机井,不增加用水量。而地下水严重超采区现有约1.2万眼农用机井,对59万亩现状小麦等粮经作物种植区范围内的约4000眼机井,原则上实行封存,促进地下水涵养。

此外,废弃农用机井全部实施封填。农业更新机井不得取用基岩水,取水层深度原则上不得超过150米。

上设施,是要对70万亩菜田、100万亩果树、80万亩大田配套建设高效节水灌溉设施,提高用水效率。

粮田采用喷灌模式,包括固定式、半固定式管道喷灌系统或因地制宜选取时针式、平移式机组喷灌系统。

菜田采用微灌模式,包括设施果菜、设施草莓膜下滴灌,设施叶菜和露地菜微喷或滴灌,无土栽培花卉潮汐灌溉。

果园则采用微灌模式,包括覆膜滴灌、小管出流、微喷灌溉、痕量灌溉。

同时,还将应用推广先进的用水控制、用水分配、用水计量、信息采集等设备,包括小型气象站、测墒仪、过滤器、施肥器、智能计量设施、变频器、软启设备等,实施精准灌溉。

增农艺,则将推广秸秆还田、免耕覆盖、蓄水保墒技术,将粮田秸秆、果树枝条、废弃菜叶等有机质粉碎还田,改良土壤结构,提高蓄水保墒能力,减少灌溉用水。

实施土地平整,适当培高田埂,推进沟路林渠综合治理,增加农田集雨保墒能力,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并推广抗旱节水新品种,因地制宜应用化控节水技术,减少作物耗水量。

统收费,就是要根据区县实际情况确定农业用水水价,实行“村收村用镇监管”,水费主要用于农业节水设施的运行维护,确保设施良性运行。

农业用水水价一般由动力费、维修费、人工费、折旧费和水资源费等构成。其中,水资源费由区县统筹用于农业节水。而使用雨洪水或从河道取用再生水进行灌溉,不征收水资源费。

节有奖,则是对70万亩菜田、100万亩鲜果、80万亩大田灌溉用水,实行“一收一建一补一奖”的政策。

“一收”是根据确定的水价标准,对每个用水户按用水量据实收费,建立用水及收费台账,并进行公示。

“一建”是从水源到地头的机井更新、过滤器、施肥器、输水管道、首部、配电、计量、电磁阀等纳入市区两级基本建设项目内容。

“一补”是对田间滴灌管等灌溉设施,由用水户作为主体投资建设和管护,市区两级财政给予补助。

“一奖”是根据用水标准,明确各用水户的年度水量指标,每年对收费水量与水量指标进行对比,节约水量由市区两级财政统筹给予奖励,村镇两级对奖励情况进行公示。

© http://ms.zerhh.com  煮锅菜谱    版权所有